有人说大宋的科举因大宋的皇帝仁厚慈爱而变得容易,比大唐每榜录取的进士多了许多,事实的确如此,秦桧也这样看,不过,24岁就考中进士的秦桧自视甚高认为即使依照大唐甚至是隋朝科举那样的严苛甚至可以说常有故意责难考生的情况他也能中进士,这也难怪,他是一个好学之人,手不释卷,无论是在黄昏或是拂晓。
和郎涛一样是徽宗皇帝抗战派队伍里不可或缺的人物的秦桧在开封城破后随徽宗一起被虏北上,虽说在琴棋书画上的造诣比不上皇帝,但一路上吃的苦肯定比皇帝要多。此次被虏对抗战派无疑是致命的打击,作为曾经的热血青年的秦桧意志显然消沉下去,尤其在到达上京后。
在上京,秦桧见到了金穆宗的儿子完颜昌,完颜昌和秦桧聊了一晚上,却发现两人在世界观和价值观方面如此契合,两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完颜昌叫了酒席,吃完看歌舞表演,然后通宵达旦地聊天。
三天三夜后,完颜昌决定放秦桧南归,秦桧请教可否带徽宗一起南归,完颜昌沉吟半晌,“带回去也没有用,他们有了高宗。”
完颜昌一路派人把秦桧从上京护送到建康府的浦口,剩下的路只能是他自己走了,败军之将,还要觍颜入朝,这是秦桧难以逾越的心理关,在建康城,他想了一天一夜,终于想通了,韩信能忍胯下之辱,他也能。
到了临安城,等了几日,秦桧终于见到了赵构。秦桧把他这几年在北地的情况介绍了一遍,刻意省去了他和完颜昌的交往。高宗似乎更关心金穆宗会不会放徽宗回来,“不会。”秦桧答道。
“为何?”
“因为金穆宗思量我朝已经在临安建都,徽宗受此羞辱,回来后定然是如越王勾践一样卧薪尝胆以图他日北伐,金穆宗说他绝不能做吴王夫差。”
高宗的笑意是从内心萌芽的,怎么掩饰都不能藏得严严实实,但若是真笑起来肯定不合时宜,高宗没有办法,只得扭头看阶下的太监,太监便奉上一杯甜酒过来。
“爱卿,先帝那会儿,你官至几品?”
“御史中丞,正四品。”
“爱卿,现在拜你礼部尚书,正二品,如何?”
“皇恩浩荡,臣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初来乍到,官至礼部尚书,也算是可以慰藉囚徒北上之苦,秦桧这才想起在建康府收的第一个门生还有他送的汉代的宫廷玉如意,秦桧倒不是觉得这汉代玉如意有多珍贵,而是他疑惑一个从北地归国的罪臣季臻是如何知道他日后有富贵腾达之象的?季臻是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